第136届广交会下周开幕,境外采购商到会有望“量稳质升”
第136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10月10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上一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近25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从境外采购商预注册量、酒店预订量和航班预订率等指标看,第136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有望“量稳质升”。
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已有12.5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75.7%,金砖国家占20%,经合组织成员国占17.7%,RCEP成员国占16.4%,中东国家占13.4%,欧美国家占12.5%。
本届广交会采购商不仅来源广泛,大商也持续增长。储士家称,已有223家全球零售250强和各国各地区大商确认组团参会,较上届同期增长24%,预计本届到会大商将首次突破300家。已报名确认参会的头部企业包括美国沃尔玛、法国欧尚与家乐福、英国特易购、日本大创和似鸟等。其中美国沃尔玛团组人数超过100人,日本似鸟团组人数超过300人。
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储士家介绍,本届广交会展览质量更高。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大力提升组展质量,突出“引领市场”。线下展参展企业超3万家,其中出口展企业约2.94万家,比上届增加近800家。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新参展企业近4600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8000多家,比上届增长超过40%。“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600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14000多家,通过各类国际通行认证的企业18000多家。现场将展出新品115万件、绿色产品104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11万件,均比上届明显增长。
储士家表示,从广交会看,中国产品、中国品牌已经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现场精品荟萃、琳琅满目,不仅质优、价美,而且时尚、安全,体现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储士家称,为满足企业需要,本届广交会将举办75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再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一是强化供采对接。本届广交会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和头部跨国企业,在美国、法国、巴西、印尼、肯尼亚、澳大利亚等65个国家和地区举办250多场“贸易之桥”供采对接活动。
二是强化新品推广。本届广交会将举办约400场新品发布活动,涵盖工业制造、电子家电、车辆、时尚等13个行业。
三是强化设计创新。本届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将组织来自德国、法国、荷兰、希腊、瑞典、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家设计机构参展,为展客商提供全球优质设计资源。
四是强化资讯交流。本届广交会将举办40多场专业会议活动。其中,将围绕贸易政策法规、贸易风险防控、行业贸易标准等主题,举办3场经贸形势研讨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服务扩大制度型开放。
顺应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趋势
广交会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介绍,数字化、绿色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展现新的作为,本届有三方面新特点。
一是数字化、绿色化企业和展品参展更多。据展前调研,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57.8%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工具改造提升产业链。55.9%的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拥有外观、实用、发明等专利。丰富绿色能源展览题材,首次在新能源专区中增加氢能新题材,新设储能产品专区,共吸引新能源参展企业110多家。各类企业在广交会现场展示数字化智能产品39万件、绿色低碳产品将超过104万件,分别较上届超300%、130%。
二是各类配套活动更聚焦绿色化、数字化方向。优化跨境电商展示区,吸引40多家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及物流、收结汇等优质配套服务商参展,围绕贸易链条、环节进行服务展示,推动外贸新业态与传统业态融合互促。本届广交会还将举办750多场贸促活动,较上届增加140多场。其中,新品发布活动约400场,将为数字化、绿色化的产品提供更多供采对接机会。
三是展会服务更契合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本届广交会上将召开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研讨会,在研讨会期间发布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广大外贸企业提升绿色贸易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优化线上平台功能,我们推出了广交会APP,便利展客双方通过手机访问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统一认证、一站式开店,一键查找商品、规划采购行程。继续实施常态化绿色布展,本届绿色展位普及率达100%。将多渠道推广《绿色展台评价指南》《绿色展览运营指南》等国家标准。还将组织开展碳排放核查和减排抵消工作,打造“零碳”广交会,让展馆更绿色,让服务更智能。
从外贸形势来看,肖露认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运行整体稳中有进,展现较强韧性和活力。1-8月货物贸易进出口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规模达到历史同期新高。1-8月货物进出口28.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超40%。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63万家,增长8.8%。
二是国际市场更加多元。我国持续深化与传统市场的贸易合作,对欧盟、美国、香港进出口分别增长1.1%、4.4%和13.3%。同时,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也更加密切,1-8月新兴市场占整体进出口的比重提升至64.6%。其中,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10%和7%。
三是贸易新动能加速释放。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广阔,在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已出口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经营主体超过12万家,跨境电商平台商品品类和服务功能也在进一步拓展。
肖露称:“当前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影响仍在持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依然有信心继续做好下一阶段工作。”
肖露解释,这份信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全球贸易整体处于复苏进程中,国际组织普遍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二是中国外贸综合竞争力在持续提升,我们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多元的市场布局、灵活的业态模式、不断加快的绿色化、数字化进程,以及越来越多的自贸协定伙伴,这些都将不断贡献新的增量。三是我们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部署,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更好释放外贸新动能。下一步,中国还将释放更多开放红利,为贸易伙伴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共同促进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