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青岛银行:用创新“培育”科创企业,用陪伴“滴灌”实体经济

在山东省,这里不仅是中国的“菜篮子”,更是民营实体企业的摇篮。聚集在这里的不仅有许多刚刚崭露头角的“专精特新”,还有许多成立于20世纪的行业龙头。而这些实体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商业银行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与帮助。

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山东省首家上市银行,青岛银行正在以实际行动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定不移支持实体经济。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青岛银行的重要发力方向之一。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青岛银行一行,深入山东的企业,领略其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创企业的生动故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就了纳米级技术突破

走进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晶正科技”)的展示中心,公司总裁胡文轻轻地拿起一张类似光盘一样的材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介绍道:“这就是8英寸的硅基铌酸锂单晶薄膜样品。去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研发出了这个尺寸的铌酸锂薄膜。”

胡文向记者透露,他们团队在2015年突破了关键技术,率先研发出纳米厚度铌酸锂单晶薄膜材料,填补了行业空白。基于该新材料平台研发的SAW滤波器可以绕开国外的专利壁垒,解决“卡脖子”问题,使我国在此领域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悉,晶正科技成立于2010年,位于济南,自创立之初就专注于单晶薄膜材料的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从一个小型实验室发展成为拥有2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180余名员工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也是国内少数能够加工铌酸锂单晶纳米级薄膜材料的公司之一。

然而,这位“小巨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也遭遇过“手头紧”的困境。胡文坦承,如果没有当地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晶正科技难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回忆,在疫情期间,公司面临资金难题,由于尚未盈利,争取银行贷款变得异常困难。幸运的是,在关键时刻,以青岛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为晶正科技提供了一大笔信用贷款,帮助晶正科技渡过难关。

“在我们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时,就与青岛银行济南分行建立了联系。青岛银行对我们公司的运营状况和业务团队都有较深的了解,因此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胡文表示,这种与银行早期建立起来的联系为后来的信贷审批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让胡文意想不到的是,在青岛银行的信贷支持之后,包括国有大行在内的十余家金融机构也纷纷伸出“橄榄枝”,使得资金问题迎刃而解。“这不仅仅是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支持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初创企业的发展信心。”

晶正科技总裁胡文正在展示铌酸锂薄膜样品

用创新“培育”科创企业,前瞻而不失谨慎

提及这段放款经历,青岛银行济南分行行长助理崔丽明感慨良多。她回忆道:“当时,晶正科技正面临微小亏损和较高的负债率。总行基于传统的信贷审批标准,最初拒绝了这笔贷款申请。然而,我们分行不断向总行强调该企业的行业前景、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最终,总行的首席风险官亲自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企业的发展潜力给予了肯定,并在现场决定批准了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在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且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批准如此大额的授信审批,对于当时的青岛银行而言无疑是一项考验。但随着晶正科技逐渐发展成为行业内的“小巨人”,这种看似冒险的决策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崔丽明指出,科创企业的高研发投入特征,以及其他财务方面的特殊性,都对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传统信贷模式下融资难度较大。另外,银行工作人员通常对先进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不太熟悉,加之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放款审批模式,这可能导致错失一些具有潜力的企业。

她提到,在面对晶正科技这样的企业时,他们也面临了诸多问题,例如:企业是否对其技术描述过于夸大?该技术是否真正具有突破性?国外是否有更先进的替代技术?为了解决这些疑问,银行审查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企业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有了基本的把握后,才作出了放款的决定。

“传统上,银行不会用投行的思维来使用储户的资金进行贷款。但自从‘科技金融’的概念提出后,为了支持科创企业,银行不得不作出改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需要具备像投行一样的前瞻性思维。”在崔丽明看来,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是青岛银行在突破科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法宝之一。

实际上,类似晶正科技这样的案例,青岛银行已经积累了很多。据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科技企业信贷户数已达1595户,信贷余额为167.61亿元;今年以来已累计向1137户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资金111.37亿元;在服务的科创企业中,已有3家成功在主板上市、4家进入上市辅导阶段、60余家有明确的上市计划。

随着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在2023年提出《青岛银行新三年战略规划(2023—2025年)》,明确将“创新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列为全行22大战略任务之一。

青岛银行济南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崔丽明与胡文对话

用陪伴“滴灌”实体经济,服务不止于贷款

在晶正科技的案例中,崔丽明向记者透露,青岛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法宝是与企业长期陪伴。“我行自晶正科技2013年初创期就与其建立了紧密联系,积极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员工培训、企业管理及股权结构优化等支持,十年来一直关注并陪伴企业成长。2021年企业产品试制成功后,我行迅速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并联系了深创投、毅达资本、IDG资本等国内领先的创投机构,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实现投贷联动,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青岛银行陪伴企业长跑的另一个典范是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才股份”)。德才股份成立于1999年,2021年在上交所上市,目前为长江以北龙头装饰公司,曾承建大剧院、海尔洲际酒店等项目的装修建设,承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项目、中山路改造片区的装修和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等项目。

据悉,德才股份自成立时即与青岛银行合作并开立基本账户,结算均在青岛银行进行办理。2000年,青岛银行开始为企业法人叶德才提供个人授信服务,后续一直为德才股份提供经营贷款,从开始贷款680万元到目前集团授信4.17亿元。业务品种从之前的单一流贷到现在包含了法人按揭、流贷、银承、商票保贴、保函、供应链工资等。企业授信用途主要经营使用,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装修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劳务工资、项目中的各种保函等。

“19年前,当我们为德才股份发放第一笔贷款时,我们真的难以想象它会发展得如此迅速。那时,银行的数字化程度远不及现在,德才股份距离我们的广西路支行(文创支行的前身)还有一段距离,但他们始终对我们保持信任,将业务交给我们处理。”青岛银行文创支行行长林海回忆道。

青岛银行文创支行行长林海正在与记者交流

德才股份总裁叶禾对记者感慨,对于发展初期的德才股份而言,青岛银行的支持宛如千里马遇到伯乐一般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刚刚掌舵德才股份不久的她来说,当前许多中国企业也正经历着代际传承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长期陪伴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和有价值的服务。“以我自己为例,在与青岛银行的领导层交流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就像是企业的智囊库一样,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资金风险控制方面的宝贵经验。”

在陪伴企业长跑的过程中,银行已不仅仅是贷款的提供方,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是接触更多金融资源的桥梁。前面出现的晶正科技总裁胡文也表示,随着企业下一步计划扩大产能,青岛银行已经为他们制定了初步的资金安排计划,还推荐了创投方等众多行业资源。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银行提供的全生命周期针对性服务尤为重要。在近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青岛银行行长吴显明对在场的记者阐述了该行的服务理念,强调了青岛银行依托“完善的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丰富的科技业务合作渠道以及创新的全生命周期授信产品”,坚持为科技企业提供持续性的伴随式服务,并致力于打造“青银科技陪伴成长”的服务品牌。

青岛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吴显明正在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