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丁爽:财政发力的预期管理关键在于精准施策

9月24日,人民银行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措施,旨在降低贷款成本并激励资本市场,其中包括引导银行调低现有房贷利率及推出金融工具支持市场。这一系列动作紧随中央政治局9月26日的会议,会议强调将加强政策刺激以应对经济周期性挑战,导致市场普遍认为政策转折点已到,股市随即强劲上涨,上证指数一周内攀升超20%,步入牛市区域。市场对未来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充满期待。

尽管近期的货币宽松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和家庭负担,增强市场信心,但其效果可能受限,除非得到财政政策的有力配合,以实现对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升,这对于资本市场持续回暖至关重要。此外,合理管理市场对于短期及中长期财政政策的预期也极为关键,避免因不切实际的高预期落空而挫伤市场情绪。

在考虑新增政策措施前,审视现有政策空间的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预算执行常滞后于计划,导致年末时存在未充分利用的剩余资金。例如,2023年的财政审计报告揭示,由于项目推进缓慢等原因,大量资金被闲置。类似情况在地方财政中也普遍存在。据统计,过去几年间,广义财政赤字的实际执行均低于预算水平,2023年尤为明显,实际赤字较预算少了1.42万亿元。这反映出预算内资金未能及时转化为实际支出,影响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进入2024年,财政支出进度,尤其是政府性基金支出,依旧迟缓。若不加速支出,今年的赤字执行或将再次大幅低于预算。一般公共预算面临收入减少导致的支出紧张,而政府性基金预算虽资金充裕,却因投资项目难以达标而未能有效使用。

面对此情,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强调需确保财政支出,特别是基层“三保”工作,并有效运用超长期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券。专家建议,通过三项举措迅速行动:一是年内增发1万亿元国债,以弥补税收不足造成的支出缺口;二是拓展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用途,避免巨额资金闲置,可通过放宽项目收益要求和扩大消费刺激政策等方式;三是增加1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额度,帮助解决债务问题,确保预算支出不受化债影响。

若上述建议得以实施,不仅能在控制政府债务增量的同时增加财政支出,还能显著提振第四季度乃至次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长远看,专家提倡在房地产市场稳定前保持财政扩张政策,特别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应发挥托底作用。同时,建议采用更为明确的政策导向表述,以清晰信号引导市场预期,并构建跨周期的中期财政规划,确保政策适时调整,兼顾经济增长与财政健康,最终通过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