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校园欺凌危害不容轻视和敷衍 亟待解答的深层原因

媒体:校园欺凌危害不容轻视和敷衍

10月15日,一名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他读一年级的女儿遭受8名同学集体欺凌。视频中,小女孩满嘴鲜血,哭着说要退学。16日凌晨,该网友发表声明称,事件已经处理完毕,7名同学在家长陪同下向女儿道歉,他不打算追究学校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赔偿问题,他表示自己没有要求任何赔偿。

媒体:校园欺凌危害不容轻视和敷衍

视频中小女孩痛苦、惊恐的样子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疑问。许多人对事件的真相和深层原因感到困惑:为何这么小的孩子会遭遇如此暴力的对待?是什么让本应友好相处的同学变成施暴者?如何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再次发生?

女孩父亲曝光此事后又试图息事宁人的态度让人费解。既然不准备追究责任,为何还要将孩子的视频发出,引发舆论关注?这种做法是否是在消耗公众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家长的“好说话”会不会变相纵容校园欺凌行为,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更大伤害?

小女孩被8名同学欺凌,甚至被打掉牙齿,这不是小事,关系到孩子的人身安全和未来身心健康。这样的暴力行为是偶发还是长期存在?如何保证此类问题不再出现?这些问题都关乎孩子在学校能否健康顺利地学习和成长。

校园欺凌的危害不容忽视,《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当学生之间发生欺凌行为时,学校应立即制止,并通知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参与认定和处理;对于实施欺凌的学生,学校应依法加强管教;严重的欺凌行为需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并配合处理。

防治校园霸凌,法律应当一追到底,调查清楚并依法处置欺凌者及其监护人的责任。校园霸凌不仅是对受害者的身心伤害,更是对校园文明与法治精神的践踏。特别是低龄化校园欺凌事件,不能用“同学打闹”或“小孩不懂事”搪塞过去。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纠正不当行为,就会有更多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漩涡。

有效应对和解决校园欺凌需要直面每一起事件,还原真相,找到根源,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矫正。学校和家长必须坚定反校园欺凌立场,在事件发生后通过科学规范的流程处理。对于违规者应有相应处罚,未履责者也应追究责任,受害者则应得到充分的安抚和帮助。不能总抱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否则只会纵容校园霸凌行为的蔓延。

目前,当地教育部门正在调查此事,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希望相关各方承担起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的责任,从个案处理中展现出治理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力度和温度。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通过法律和舆论等多种手段抵制校园霸凌现象,将暴力驱逐出校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成长。

人民网指出,针对学生欺凌事件,事前预防显然比事后处理更重要。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抵制学生欺凌,才能让每个孩子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这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举措。